自從在「【Perch Cafe】窩著咖啡 」吃過令人難以忘懷的蘋果派之後,一直對蘋果派有種憧憬。希望自己有天也能做出能讓家人朋友感到幸福、嘴角不禁上揚的蘋果派。
為了做出心目中的蘋果派,翻遍各家食譜,有千層酥皮的、餅乾皮的、不知道做出來會什麼口感的,內餡又有分煮過的、沒煮的;總之,資訊多到讓我望之卻步,買好的蘋果就這樣在冰箱裡待了將近一個月。一直到找到了覺得可能可行的配方(所謂可行是可能會是我心中期待的口感),做出來的成品卻令人失望。為了想要有酥脆的口感,我按照食譜寫的加入一大匙的醋,很冰的冰水,雖然皮是脆了,但一點也不香,食之無味的派皮讓我失落了好幾天。
後來,又參考了更多國內外的配方(真是無止盡的食譜海),決定以原先的配方為基底,然後自己加以調整,再加上做的時候一個美麗的小缺憾,讓我做出了比原先預期更滿意的派。
話不多說,來看看需要什麼材料:
=================
派皮(7吋派盤):
中筋麵粉 135g
低筋麵粉 135g
冰的奶油 180g
冰水 適量(約4~6大匙)
鹽 一小撮
糖 1~2大匙(可自行調整)
蛋黃 一顆
蘋果餡:
中型蘋果 4~5顆(我用了4顆多一點)
糖 120g
奶油 12g
開水 2~3大匙
檸檬汁 2~3大匙(看個人喜好,我用3大匙)
萊姆酒 1大匙(可省略)
肉桂粉 適量(一樣看個人喜好,建議就算不喜歡還是要加一點點增加香氣)
最後的刷液:
蛋 一顆
============================================================
製作過程:
1. 麵粉過篩,奶油從冰箱拿出來,切小丁放進麵粉裡
2. 用手(或其他輔助工具)將麵粉與奶油混合
過程中如果覺得奶油融化了,就將鋼盆冰回冰箱約10分鐘
p.s.圖中是叉子,但實驗後覺得雙手萬能,還是用手比較快
一直搓到奶油和麵粉融合,成小顆粒狀
3. 加入一顆蛋黃,先攪拌,再視溼度情況,加入冰水,讓麵糊成團。
注意:冰水的量完全取決於你麵團的濕度,只要可以成團就不要再加水了,水加越少越好,越不會發生麵團出筋的狀況。
4. 將成團的麵團用夾鏈袋(或保鮮膜)分成兩份包起來,放進冰箱靜置1小時
(因為雙手太忙碌,完全忘記要拍麵團的照片啦~下次再補。是說,每次都會漏拍一點畫面是怎樣⋯⋯)
趁麵團靜置時,煮蘋果餡:
1. 蘋果削皮切片,加入兩匙檸檬汁
2. 將2/3的奶油放入鍋中,加入「一半的糖」、冷開水2~3大匙,稍微晃動一下鍋子,讓糖均勻分佈在鍋內,開小火讓糖慢慢融化,切記不要攪拌,攪拌可能會讓糖反而無法順利融化。
3. 當糖已經完全融化,變成褐色且開始冒泡泡的時候,將蘋果放入鍋中(會聽到嘶~~的一聲)。
4. 將蘋果翻攪,悶煮約3分鐘,讓蘋果出水。
5. 加入剩下的糖、奶油、肉桂粉、一大匙檸檬汁,喜歡的話還可以加入一大匙萊姆酒。
大約悶煮8分鐘,試試味道,想甜一點的加糖,想酒氣重一點的加酒,以此類推。
6. 煮好的蘋果餡稍微瀝乾,拿去吹電扇放涼。
準備合體囉~
1. 派盤塗上薄油,拍上麵粉。
2. 將一半派皮拿出,桿平,稍微拿派盤量一下大小。
p.s.直接用夾鏈袋操作真的很方便,不會搞得滿桌麵粉,又衛生,強力推薦。
2. 桿好的派皮取出放上派盤,用刀子將多餘的皮去掉,建議多留1公分,比較好包;拿叉子在派皮上戳洞。放回冰箱靜置15分鐘。
注意:下圖是第一次製作,未留邊,結果包的時候無法密合,開口笑不打緊,蘋果汁液一直滲出來,派皮都濕了。
有了前車之鑑,第二次預留1公分的邊,但因為攝影小幫手不在家,獨立製作,又漏拍了~~(掩面)
3. 取出另一半派皮,桿平備用(一樣要比派大)
4. 將完全涼透的蘋果餡排入派皮上,倒入些許蘋果汁(不要多,約1~2大匙就好,烘烤時還會再出一點水)
5. 蓋上派頂,收邊,塗上蛋液,割洞透氣。
派底預留1公分才有辦法和派頂完全密合喔~
放入預熱210度的烤箱,烘烤時間約45~55分,視家裡烤箱情況,表面金黃即可。
烤好之後,記得先放涼再脫膜。
真的不是老K愛賣瓜,但這蘋果派實在是太~好~吃~了!派皮不僅酥脆且香氣十足,蘋果內餡濃郁的焦糖香氣和淡淡的肉桂味道相輔相成,再搭配一球冰淇淋,完全就是幸福系甜點來著,吃完會打從心底的覺得滿足呢~!
製作過程也許有些小繁複,但成品真的很棒~看到朋友們臉上的笑容,覺得罰站3個小時很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