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實說,我不是一個很會管理時間的人,
雖然說通常我一定會在事情的截止日前完成代辦事項,
但很多時候都是破在眉梢之際,一邊抱怨事情怎麼那麼多,一邊完成進度;
進入譯研所的眾多好處之一就是漸漸學會時間管理,(雖然還是常常在趕)
在每一科目都有作業和報告,還要工作的狀況下,
除了要安排每一作業的時間之外,得盡量讓翻譯的作品在截稿前三天完成,
這樣才有充分的時間revise。
但每天都有這麼多事情的情況下,到底要怎麼安排時間呢?
一週7天,一天24小時,
扣掉上班8小時,睡覺6小時,洗澡刷牙吃飯1小時,上課3小時,交通時間1小時,
實在所剩無幾,更別說有家庭的人,還得煮飯、洗衣、整理家務,
想交出完美的譯作讓老師另眼相看,恐怕比登天還難。(當然有的人天資聰穎另當別論)
雖然凱倫本人對時間管理不甚在行,
但道理我可是懂得,
上回看過Randy Pausch有關Time Management的演說,
覺得還頗受用,有興趣的人可以瞧一瞧。
" target="_blank">http://beta1.myoops.org/main.php?act=course&id=2259&setlang=tc
摘要演講中,個人認為相當重要的觀念:
下面這個表有四個指標,
- Due soon (時間緊迫,即將到期)
- Not due Soon (尚有充分時間,可以慢慢來)
- Important (很重要!!! 勢必要完成)
- Not important (不重要~ 可做可不做)
那麼,再把表格分為四個象限,
A. Due soon / Important
B. Due soon / Not important
C. Not due soon / Important
D. Not due soon / Not important
考考大家,ABCD的進行順序應該是如何呢??
(要仔細思考喔)
(真的有仔細想過嗎?)
答案是:
想當然爾,Important/Due soon的事項既重要又破在眉梢,當然一定先完成,
但B和C選項,就會有取捨上的問題,
到底是要先做時間緊迫的好呢?
還事先作很重要但不急的事項?
在Randy Pausch的演說中他提到,事情的處理順序一定是依照重要與否來判斷,
假設我們把時間花在很急迫但卻不重要的B事,
那麼時間過去了以後,尚未處理的C事就會晉升到A(也就是又重要又急)
這樣說不曉得夠不夠簡單明瞭?
舉我個人為例,
週三、週四、週五、週六都有課且有待完成的作業,
但週三的課(BT)只是旁聽,純粹因為有興趣而上,
週四、五、六的課都是必修,
今天是星期一,我卻把時間花在週三的作業上的話,
那麼我就是處理了B事,而擱置了C部分很重要的事情,
很快週二、週三課後,我會為了其他的作業叫苦連天。
道理呢,很容易懂得,但要執行和取捨真的不是那麼簡單,
好比說我現在又再打網誌,就是做了一件既不重要、也不急迫的D事~!!!
共勉之囉~!
- Dec 11 Thu 2008 19:54
《碎碎唸》time management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