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從傳統的角度來看,
譯者和作者間有種微妙的關係,
有人說,那是種「主僕」關係,
也就說,譯者(僕)理應聽從作者(主)的一言一行,
不應踰矩,忘了自己是在詮釋他人想法,而妄自發揮,
然而,在這樣的桎梏下,
許多譯者將自己放入預設的框框裡,
成了不折不扣的應聲蟲,
而沒有自我的文字,又如何能夠活脫脫呈現原著,
而沒有靈魂的文字,又如何能說服與滿足讀者的渴望。

從前我看村上春樹的作品,
疑惑每每湧上心頭,
「究竟,我愛上的是村上春樹的思維還是賴明珠的文字?」
我想這個問題一定曾在許多村上迷的心頭浮現,
習慣了賴明珠的詮釋風格後,
再看其他譯者(例如張致斌先生)的譯本,
會有「這是村上春樹嗎?」的疑問,
接著,廣大讀者群們開始出現擁賴派和反賴派的爭論,
有人認為賴明珠女士在翻譯的過程中放入過多個人色彩,
也有人認為因為賴明珠女士的妙筆生花,讓村上部屋中的人都活了過來。

後來接觸翻譯這個領域以後,
發現這真的是個難以解答的問題,
究竟該衷於原著,還是該加入自己的詮釋?
從尚未接觸翻譯理論到真正讀了翻譯理論,
困惑一直都在,畢竟它是個各說各話的癥結,
而今天,我終於遇見一個能讓我心服的答案(當然不代表你也苟同)
「沒有譯作,那麼原作就無法發揮它最大的價值了」
也就是說,一部再好的作品沒有譯者的詮釋,
頂多只是在一國之內的佳作,
莎士比亞若沒有各國譯家的努力,
也只不過是一個小有才氣的作家,
絕不會有今日文豪的名號。

寫作是詮釋自然的一種行為,
而翻譯則是對文本的詮釋,
因為有譯者這樣的人在,
作者才能夠讓自己的意念與更多人分享,
而倘若一位譯者能夠在正確解讀與詮釋的前提下,
透過符合當地文化、語言的方式,讓作品與該作者受到愛戴,
那麼我想這絕對是一部好的譯作與成功的譯者,
完完全全忠實於原著文字、筆調的翻譯,
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
畢竟A語言與B語言,A文化與B文化之間本來就有固有的差異,
寫作重要的是讓廣大讀者能夠感受自己的意念與思維,
在無法精通多國語言,無法自行用他國語言進行寫作的限制下,
能夠將自己文字轉換成他國語言的譯者就成了最關鍵的橋樑。

譯者若能讓自己處在與作者對等的位置,
知道自己的使命與責任,收放間能有所拿捏,
我想就能創造出更接近完美的譯作。

賴明珠和村上春樹的關係,
我想,應該是砌不可分的,
身為讀者,我也不再去思索自己究竟愛上的是哪一個人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erdki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