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Hours (中譯本《時時刻刻》) 是本學期負責的報告主題之一,
早在幾年前我就看過由三位大將:梅麗史翠普、妮可基嫚、茱莉安摩爾所演的電影,
但年代久遠,人年紀大了記憶又有限,電影確切帶給我的感受早已從我的記憶裡消除,
只記得三個不同時空的女人,生活卻不約而同地以男人為中心,
看完後彷彿有股說不出的沉重,為劇中的主角們感到惋惜,
同時,也為父權社會下的女性們感到不公平。

本學期,為了研究譯者與原作者間的差異對翻譯造成的影響,
我選擇了這本由麥可‧康寧漢(Michael Cunningham)所撰著的The Hours,
台灣版的翻譯版則是由蔡憫生執筆。
Michael Cunningham這本著作榮獲多項文壇大獎,包括普立滋文學獎,
之所以獲獎,是因為Cunningham透過他的筆,彷彿讓十九世紀最偉大的女作家維吉尼亞‧吳爾芙(Virginia‧Woolf)活了過來。

Virginia Woolf擅長用「意識流」的筆法說故事,
也就是以描繪人的淺意識(分秒的思緒)這樣的寫作方式來說故事;
一個人一天24小時,腦海裡閃過的念頭若全部紀錄下來,
可能多到連自己都不敢相信,
譬如說等紅燈的時候,你的腦子可能想著待會要買的東西,
看著鏡子裡的自己時,可能為額頭上那顆豆子懊惱不已,
開會的時候,腦海裡閃過的畫面可能更是雜亂,
簡而言之,人的思緒瞬息萬變,
而意識流的手法,就是將透過這種「碎碎唸」的方式來刻畫主角,
透過旁白、主角獨白、主角間對白,三種文字架構出一個完整的故事;
這是Virgina Woolf最擅長的寫作手法,幾乎無人可比,
但再Virgina Woolf 棄世的幾十年後,
出現了Michael Cunningham這位作家,
他以意識流的手法,在文本中引用了Virgina Woolf 作品《戴洛維夫人》(Mrs. Dalloway)中的篇章串起起了整篇故事,
設想Virgina Woolf在創作時的心境,活脫脫地將Virginia Woolf呈現在讀者面前,
彷彿Woolf 本人就在寫作,讓讀者有「這是Woolf親撰的書」那般的錯覺。

再說,The Hours事實上是Virginia Woolf 生前最後一部作品的名字,
可惜的是,她未能完成它便毅然決然地選擇離開人世。
近三百頁的一部作品,描述的是三個女人不到24小時的內心意識流程,
從對生活瑣事的不滿,到自我的覺醒,在一天不到24小時的時間內發生。

Virginia Woolf生前不斷透過寫作和演說告訴世人「你可以做選擇」,
當然她不是為了反對而反對,並非為了和男人做對而高唱女性主義思維,
她只是要告訴大家「你,可以做選擇!」

The Hours裡的主角之一布朗太太(Laura Brown)就是在自由與甜蜜的負荷間掙扎,
不甘於做一個安分守己,相夫教子的好太太,
卻也害怕離去之後一個人需面對的一切,
就這樣,腦海裡跑過千百種想法,
最後她留了下來,但卻也帶給她的孩子莫大的影響及傷害。

- -

Michael Cunningham的文字細膩,絕對是本值得一讀再讀的好書,
只可惜中譯本處理的不甚理想,
翻譯的過程中不僅錯誤連連,
且身為一位男性譯者也未做到「揣摩」角色的工作,
未能忠實呈現出Michael Cunningham欲表達之女性優柔的一面,
當一位譯者無法拋棄自己的年齡、身分、性別時,
處理後的文字總是像圈了角的圓,不完美,也失了真哪。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erdki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